新政指明济南服务外包 2.0时代转型方向——专访济南商务局副局长李明军

“这次《意见》的出台,可以作为济南市服务外包产业整合、创新、提升的新起点,标志着我市服务外包产业从‘为客户减低成本’的1.0时代到‘为客户创造价值’的2.0时代的转变。”在接受《服务外包》杂志记者专访时,济南市商务局副局长李明军如是概括《意见》之于济南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意义。


        李明军所说的《意见》指的是,1月16日国务院正式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业界将之誉为推动服务外包“春天来了”的新政。

  在李明军看来,这次《意见》的签发,一改以往由国务院办公厅下文,而是由国务院直接签发,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彰显出中国政府最高领导层对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视程度。

  李明军认为,成功跻身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让济南搭上了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头班车,开启了济南服务外包1.0时代,为济南服务外包企业的快速发展集聚和产业规模的迅速成长奠定了基础。

  而此次新政在为济南服务外包转型升级、产业提升2.0时代指明方向的同时,还将及时给服务外包企业吃下“定心丸”。“《意见》强调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加大给服务外包企业造血、加油力度,有助于企业长期持续经营,提升服务水平,进行产业升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李明军说。

        济南商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济南承接服务外包合同6288份,合同金额33.25亿美元,执行金额29.02亿美元,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来源地达15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任务指标均位居山东第一。

  但在李明军看来,这远不够。为积极主动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培育服务外包竞争新优势,李明军透露,下一步济南将针对“一带一路”进行专题分析和研究,多多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让服务外包企业随船出海。

  另一方面,中韩自贸区谈判的全部完成将为济南及山东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和合作领域。

  “济南已经和韩国在动漫、游戏开发和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等方面开展了有效合作。” 李明军说,接下来,济南要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抓住机会,乘势而上,努力使对韩服务外包取得新突破,成为济南继对日服务外包之后的又一亮点。
        “新政”力度:前所未有

  《服务外包》: 继去年11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后,1月16日国务院又正式出台了《意见》。可否谈谈您对此的感受?

  李明军: 自2006年商务部正式启动实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在2009、2010、2013年以复函的形式持续不断地指导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服务外包的产业规模和质量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这次克强总理将服务外包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下一步推进服务外包发展方向,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服务外包行业可以说为之一振。

  济南市作为首批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也是目前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搭上国家服务外包大发展的头班车,感受到国家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对服务外包行业强有力的引导和推动。

  从2006年起,市委、市政府就把发展服务外包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城市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确立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抢抓服务外包头班车”的战略思想。

  一是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26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服务外包发展领导小组,分管市长靠上抓,召开了全市服务外包工作会议,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明确目标,形成了有效的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工作机制。

  二是打造“部-省-市-园区-企业-培训机构”间的共建体系。召开全市服务外包共建签约大会,与区县、园区、企业和培训机构签订“共建协议”113份,明确目标,加快推进。

  三是各县(市)区都成立了服务外包科室,明确目标任务,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市政府确立了打造“中国服务外包名城”、“世界知名服务外包基地”的宏伟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制定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地方配套产业扶持政策,支持服务外包不惜“真金白银”,2007年市财政拿出2000万元用于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至2009年,市级服务外包扶持资金规模已经迅速扩大为1亿元。充分显示了市政府对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视。服务外包园区建设、企业做大做强、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多年的扶持和培育逐步结出硕果,2014年全年济南市共登记承接服务外包合同6288份,同比增长23.5%,合同金额33.25亿美元,同比增长8.5%,执行金额29.02亿美元,同比增长76.4%。全年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来源地达到150个国家和地区,较上年同期增加6个,有30个国家和地区执行额超过千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个。主要任务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

  政策支持:不遗余力

  《服务外包》: 为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济南出台了哪些“真金白银”的支持政策?未来还将在哪些方面拓宽?

  李明军: 自2006年以来,济南市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济南市服务外包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济南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意见》、《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中国软件名城的意见》、《关于设立济南市服务外包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的通知》、《关于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扶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

  未来,济南将紧紧围绕“打造中国服务外包名城”这一目标,发力外包园区建设和产业招商,加快培植壮大产业规模,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和引进,重点推进“一城两谷”,着力打造济南外包发展的政策洼地、环境净地、人才高地、投资热地。推动济南服务外包产业科学、稳健、快速发展。

   一是按照国家新的政策导向,及时调整优化我市服务外包产业扶持政策,为企业营造优越的政策环境。

  二是搭建服务外包公共平台,逐步建立服务外包业务公共承接平台、服务外包人才公共培训平台、服务外包信息交流平台等公共设施,突出公益性、体现政府公信力,工作逐步变管理型为管理、服务结合型,把事后对服务外包企业锦上添花变为事前雪中送炭,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解决共性的困难和问题,助推企业发展。

  三是注意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让行业协会多多为政府发声,为企业代言,进行行业自律,更好贴近和服务企业需求。

  产业发展:需新思路

  《服务外包》: 无论是总理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还是已经出台的《意见》,明确产业导向、制定服务外包产业重点指导目录,以及厘清服务外包产业概念和范畴都被重点提及。在您看来,这其中的意义在哪里?

  李明军: 制定指导目录和厘清服务外包概念是将服务外包与其他经济活动区分出来,定位和凸显其地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济南市是第二家中国软件名城,全市累计有8家企业入围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11家企业入围全国软件百强企业;7家软件企业通过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5级评估;42家企业获批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称号。

  2014年,济南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750亿元,同比增长29.9%,规模和独立软件综合实力居全省首位。以浪潮云计算、中创中间件、鲁能机器人、华天CAD软件、积成电子为代表的本土软件企业发展迅速,逐步树立行业领域内的领导者地位;以NEC软件、日立、大和总研、瑞穗综研、莱博智科技为代表的外资软件企业不断聚集,产业氛围愈加浓厚。

  我相信随着国家进一步明确产业导向、制定服务外包产业重点指导目录,厘清服务外包产业概念和范畴,必将规范、引导、鼓励现有软件企业积极投身服务外包事业中去,推动和促进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做强、做大。

  服务外包是落实产业信息化的有效途径,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要求,是互联网经济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传统产业跨界融合、转型升级、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的必由之路。

  服务外包依托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颠覆和重构社会经济环境和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全球化的信息互联互通不仅促使经济结构和社会组织发生急剧变革,也对政府管理模式和手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政府要积极研究经济新热点、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既不能“刻舟求剑”也不能“削足适履”,自觉加强学习,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满足互联网新经济、经济新常态的需要。

  转型升级:迈向2.0时代

  《服务外包》: 相比以往的服务外包产业支持政策,此次《意见》在很多方面都有新的突破,而且要求和目标更具体。对此,您怎么看?作为早已跻身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济南来说,这将给我们的发展带来哪些动力和机遇?

  李明军: 我认为,这次会议《意见》的针对性和专业性都很强,可以说中央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将服务外包定位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对外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点”,要求具体、目标清晰,定位高,更接地气,对所有服务外包的参与者来讲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对服务外包行业是个巨大利好。

  济南市有幸搭上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头班车,开启了济南服务外包1.0时代,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从小到大迅速成长,2006年济南市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只有区区几千万美金,到2014年已经超过20亿美金。外包企业逐步形成和聚集,业务门类愈加齐全,特色趋于鲜明。

  “为客户降低成本”是这个阶段的明显特征。根据商务部“服务外包业务管理与统计系统”统计,2014年济南市服务外包企业达到650家,已形成信息技术、金融财务、生物医药研发、数据灾备和处理、动漫游戏、工程设计、工业设计、呼叫中心等多业态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格局。从业人员19万余人,其中百人以上企业191家,千人以上企业29家,万人以上企业1家。较上年新增服务外包企业126家,其中新引进51家。新增国际资质认证43个,同比增长53.6%。以NEC、讯和为代表的对日服务外包业务量在全国位居第二,形成北有大连,中有济南的对日接包高地。

  2014年济南市在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服务外包在岸执行额和服务外包执行额总量三个方面居全省第一位。再次荣获“中国服务外包最具特色城市”荣誉称号,给济南市服务外包事业1.0时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我认为,这次《意见》的出台,可以作为济南市服务外包产业整合、创新、提升的新起点,标志着我市服务外包产业从“为客户减低成本”的1.0时代到“为客户创造价值”的2.0时代的转变。具体来说:

  一是为我市服务外包转型升级、产业提升的2.0时代指明了方向,有助于产业加速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业务水平提升,不仅仅满足于一般的程序设计而更多地向上游概要设计转移,变为单纯客户省钱为和客户一起成长,更多地主导和影响客户,把盈利的蛋糕做大,实现共赢的局面。

  从接包到发包,形成新的发包中心,影响带动周边中小企业共同成长。

  从“徒弟”到“师傅”,从“搬砖”到“产品”,从国外到国内,利用学到的国外先进技术和优秀的行业解决方案,消化、吸收、再造,形成具有核心优势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国内庞大的日益增长的服务外包需求。其中,NEC软件(济南)有限公司独立研发的“掌上医院”项目和济南凌佳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指静脉识别”项目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现已经形成终端产品,正在国内市场推广应用。

  二是及时给服务外包企业吃了定心丸。目前,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企业尤其是服务外包企业面临不少经营困难,主要有:

  大学生到服务外包企业就业意愿降低,初级员工招聘困难,有效人才供给减少;劳动力成本刚性上升,主要体现在人员工资和社保连年增长,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日元汇率持续走低,压低了企业利润空间;外包订单流失到越南、印度,部分企业员工待机现象严重;原有政府资金扶持政策对中小外包企业顾及不够。部分企业产生了“国家是否还继续支持服务外包产业”,“服务外包是否值得继续做下去”等疑惑。

  此次,《意见》将服务外包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强调“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加大给服务外包企业“造血”、“加油”力度,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在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的同时,也积极扶持有核心优势的中小企业,这对现有服务外包企业是巨大的鼓舞,有助于企业长期持续经营,提升服务水平,进行产业升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国家战略:拓展发展新空间

  《服务外包》: 为培育竞争新优势,《意见》指出要实施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在着力提升服务外包高端业务比重的同时,不断拓展新业务和营销网络,推动服务标准出口,加强与周边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在这些方面,济南的优势和发力领域有哪些?

  李明军: 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重点工作时指出,将“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出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新空间”。

  对服务外包而言,货物贸易先行,为拓展服务外包提供了广阔天地。2014年我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来源地达到150个国家和地区,较上年同期增加6个,有30个国家和地区执行额超过千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个。其中执行额排名前三位为:对日本执行额3.68亿美元,同比增长48.4%;对委内瑞拉执行额2.24亿美元,同比增长34.1%;对美国执行额1.65亿美元。这还远远不够,下一步我们要针对“一带一路”进行专题分析和研究,多多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让服务外包企业随船出海。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2月25日,中韩双方完成中韩自贸协定全部文本的草签,对协定内容进行了确认。至此,中韩自贸区谈判全部完成。中韩自贸协定是我国迄今为止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领域范围最为全面的自贸协定。

  山东省作为韩国企业在中国投资最多的省份,同时韩国也是山东第二大外资来源地,第三大贸易伙伴、最大的境外游客来源地而备受关注。目前,在服务外包领域,济南已经和韩国在动漫、游戏开发和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等方面开展了有效合作。根据中韩自贸协定地方经济合作条款,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探索和实施合作,如贸易、投资、服务、产业合作,在中韩自贸区框架下,地方经济合作方面,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济南要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抓住机会,乘势而上,努力使对韩服务外包取得新突破,成为济南继对日服务外包之后的又一亮点。

  《服务外包》: 在优化国内市场布局层面,《意见》提出要构建以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主题,结构合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并要求发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已形成的产业集聚优势。对此,您怎么看?如何提升济南在环渤海地区的影响力,济南有何想法和举措?

  李明军: 济南地处中国京津唐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连接点,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网络,形成一个辐射力很强的大市场。济南周边500公里的范围内,涵盖了近3亿人口的经济发达区域,已经形成了“半日经济圈”。

  济南是京沪高速铁路五个始发站之一,京沪高铁已经通车,乘高速火车由北京到济南仅1个半小时,由济南到上海最快仅3小时21分钟。高铁使济南融入京沪经济辐射圈,也为京沪跨国公司和外包企业在济南设点、拓展业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济南正抓住承接京津沪等一线城市成本高,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良机,主动出击,打出“齐鲁文化牌”、“天南地北山东人之亲情牌”、“外包产业优势牌”、“高铁交通便利牌”等,主动赴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招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人才培养:探索敢为人先

  《服务外包》: 《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加强服务外包各类人才培养培训。支持高校以人才需求为导向调整和优化服务外包专业和人才结构,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改革试点,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在这些方面,济南有哪些可分享的经验?

  李明军: 经验谈不上。人才是服务外包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所在,我市大胆尝试、敢为人先,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发展模式。

  一是校企共建服务外包专业。从2008年起,我市就积极推动中印服务外包学院、山东师创实训学院、山东海天软件学院等重点外包培训机构与省内外高校合办软件外包、动漫游戏外包、金融软件外包本专科专业,毕业后定向输送给签约外包企业。到目前已有济南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等34家省内外合作高校,在校生规模近8000人。

  二是鼓励外包企业、培训机构与高校合办“外包定制班”。实行“2+1、3+1”的教学培养方式,把外包企业需要的业务实战、外语和职业素养等课程植入到大学课程的最后一年中去,真正做到了大学生一毕业就可胜任上岗。目前,这类定制班已经在我市山东大学、山东商职学院、山东建筑大学等21所高校中普及,年培养6000人,已有69家服务外包企业参与合作,极大地满足了外包企业对初级人才的需求。

  三是建设品牌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济南高新区高端人才实训基地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目前已有13家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入驻,年培训、培养能力超过4000人。山东中印服务外包学院是校企合办专业外包实训合作基地,教学实训区(实训机房、图书馆、自习室等)7000平方米,宿舍及生活区1万平方米,年可提供2000人的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实训服务。

  四是由培训机构和高校共同研发外包专业教材。通过联合编制外包课程、课件和实训案例,制定高校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引导高校改革外包课程体系。

  同时,我们还加强对服务外包企业的调研,研究企业反映的招人难、跳槽率上升等问题,提供校企一对一,一对多对接活动,解决企业人才招聘难的突出问题;多次举办服务外包企业高管进校园活动,邀请服务外包企业到交通学院、中印服务外包学院等高校和培训机构进行演讲、座谈、观摩等活动,加强校企之间、企业和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对接;持续支持打造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及服务外包外语大赛品牌。截止2014年已连续举办12届,参与高校达到45家,1100支队伍,5000余名大学生参与其中,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成为企业与高校和大学生对接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品牌。

 


【上一篇】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增长强劲 结构优化态...